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国产单机老IP难以为继了吗|今日最新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7-01 14:07: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触乐 (ID:chuappgame),作者:飞云

类似的包袱让很多老品牌举步维艰,未来的发展更是乌云密布。

前段时间,游戏业界传出了“仙剑”系列中止单机续作研发、解散相关团队的消息,国产单机游戏的遭遇再次引发热烈讨论。很多人深感愤怒,纷纷谴责目前“仙剑”IP 的持有者中手游公司。


(相关资料图)

在商言商,从中手游的角度来看,《仙剑奇侠传七》投入巨资开发,上市两年多以来销量不足百万,就单一游戏而言不一定能保本,加上整个游戏行业当下都在降本增效,中止单机续作研发也是面对市场反应的合理举措。但另一方面,“仙剑”玩家,以及许多热爱国产游戏的玩家,对这个系列都怀有深厚的感情,看到它如今的境况,也难免真情流露。

《仙剑奇侠传七》会不会是系列最后的单机作品?

坦白说,不仅“仙剑”,国产的老资格游戏 IP 被盗版、网游等因素冲击了很多年,能够存活到当下的其实都面临类似的情境。2018 年发售的《幻想三国志 5》是“幻想三国志”系列时隔多年的新作,质量平平;2020 年上市的《轩辕剑柒》评价褒贬不一,“轩辕剑”系列最近也有传闻说将停止开发;今年推出不久的《霸剑霄云录》是著名的“天地劫”系列在多年后的精神续作,结果也是各种问题缠身。

理论上讲,“古剑奇谭”系列活得最好,2018 年的《古剑奇谭三》销量目前达到 200 万套,不过 4 代到现在也只公布了一个标题。

老 IP 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销量难题

中手游的官方数据显示,《仙剑奇侠传七》推出后,截至去年年底全平台销量是 80 万套。看起来似乎并不少,但考虑到几个因素,这个数据其实并不算好。

据“仙剑”系列制作人姚壮宪透露,《仙剑奇侠传七》的研发费用是 5000 万元人民币。游戏的营销、宣传费用可能同样不在少数,从《仙剑奇侠传七》发售时浩大的宣传阵势来看,发行商方面的投入也比较高。另外,由于游戏登陆 Steam,平台对游戏有 30% 的销售抽成,即便抽成比例会随着销售总额递增而递减,总体来说,抽成金额依然不少。

从定价来看,这款游戏在 Steam 上的普通版定价是 128 元人民币,PS 平台普通版是 204 元人民币。在如此低的价格下再看 80 万的销量,《仙剑奇侠传七》最后回本估计是比较难的。

《仙剑奇侠传七》卖相其实不错,画面呈现也跟上了时代,但销量上并没有很大突破

可以佐证这个判断的是,数年前的《仙剑奇侠传六》销量是 72 万套,7 代对比这个数据并没有增长多少。姚壮宪在 2016 年曾感慨,《仙剑奇侠传五前传》的开发投入 1000 万元,最后基本打平;《仙剑奇侠传六》投资 2000 万元,但依然亏了很多钱。姚壮宪说,后面的单机续作已经做好了至少亏损两三千万来做的准备,“而且必须做”。但是从《仙剑奇侠传七》的情况来看,大幅增加预算后销量并没有明显提升,可能最后亏损也不止 3000 万,以至于不得不给“仙剑”的单机续作按下暂停键。

在北京软星和上海软星解散的消息满天飞时,后者负责研发的《仙剑奇侠传四》重制版,据传也已经取消开发。

最近适逢中手游力推开放世界网游《仙剑世界》,感到无望的单机老玩家们开始号召其他玩家抵制这款游戏

销量肯定是困扰国产单机游戏的巨大难题,“仙剑”系列中,销量最高的应该是《仙剑奇侠传五》,大约卖出了 130 万套,这其实是因为 4 代推出后多年没有续作,以及 4 代本身品质、口碑很高带来的光环效应。5 代本身品质比较平庸,5 代之后,“仙剑”单机续作再也没有突破百万销量。

对于许多国产单机游戏来说,100 万是一个销量门槛,但即便销量达到了 100 万,甚至 200 万,也不意味着可以躺平睡大觉。

《古剑奇谭三》的销量 2021 年就突破了 200 万套,但这款游戏同样投入巨大,根据网络上各种说法的汇总,普遍认为研发成本在 4000 万到 5000 万元人民币之间,也可能更高。而且,200 万销量是通过发售几年来长期打折低价出售才办到的 ——2020 年 1 月底,《古剑奇谭三》全平台打折促销,只要 33 元。而它最初的定价是 99 元。

如今,很多游戏销量高的秘诀都是打折。《看门狗 2》《最终幻想 15》上市后低价抛售卖了好几年才勉强突破千万销量大关,最低时定价只要三四十元人民币。很多大厂游戏打折可以搭配全价 DLC 或是付费道具一起卖,也能创造业绩的小高峰,甚至做到细水长流,但如果只有本体打折,开发和发行公司实际获利并不多。

所以,在当下时代解读一款游戏的业绩算不算好,要看游戏在原价的黄金销售期里短期内的销售数据。比如,《艾尔登法环》Steam 版定价 298 元、PS4 版定价 398 元,首月不打折销量就突破了 1000 万套。

《古剑奇谭三》各方面的质量都很扎实,战斗和养成系统很好,画面、剧情也不错

这类似于上世纪 90 年代很多 SFC 游戏百万销量的成绩。当年随便一个 SFC 游戏都是三四百元人民币的价格,考虑到通胀因素以及当时发达国家人民收入也没有现在高,可见当年这些游戏价格有多么贵。而且这些游戏很多几年不打折,游戏公司因此赚得盆满钵满。Square 在 SFC 上推出的好几款经典日式 RPG 销量突破了百万,甚至达到几百万。正是在赚了太多钱之后,Square 后来在 PS 时代到处挖人、扩张,也无形中埋下了多年后扩张过度,导致频繁出现财务问题的伏笔。

说回国产单机。和上述几个游戏相比,其他一些系列的单机续作销量更是可以说凉透了,《轩辕剑柒》销量据说只有 30 万,《幻想三国志 5》的销量在突破 5 万后没有更多下文,根据各方推测,大概最后没有突破 10 万这个级别。

另一方面,最近几年冒出了不少国产单机新秀,像是《太吾绘卷》《鬼谷八荒》《戴森球计划》等等,它们在销量上比这些老品牌表现更好,投入还要少很多,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些年国内出现了不少像《鬼谷八荒》这样的后浪

经常翻车

本世纪初,因为明知国产游戏和世界水平差距巨大,抱着鼓励和保护的心态,玩家和媒体心态尚且宽容,人们往往对国产游戏中好的一面倍加赞许,不会对国产游戏中的缺陷过于在意。但也因为国产单机始终处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利的局面下,大多数游戏的质量难说优秀,因而陷入恶性循环,时间长了,情怀也就并不总是管用。越是多年不见的续作,玩家期待值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

如今,玩家对这些国产单机老 IP 的不满是普遍的。“仙剑”系列从 5 代开始争议不断。在此之前,系列几乎每一作都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准,尤其初代和 4 代被津津乐道,3代也有很多粉丝。

《仙剑奇侠传五》在 2011 年发售,距离上一作《仙剑奇侠传四》过去了 4 年。4 代虽然口碑不错,可是因为盗版横行,导致销量不佳,负责研发的上海软星在 4 代发售后宣布解散。悲情因素加之 4 代本身的高品质,5 代上市之前玩家期待度高涨,加之版权意识的增强让《仙剑奇侠传五》没有立刻遭到破解,销量奇迹般地达到了 130 万套。

《仙剑奇侠传五》的销量是大环境造就的,可以说不可复制

但《仙剑奇侠传五》本身的品质问题相当严重,迷宫太过简单、战斗缺乏创新、建模跟不上时代,剧情更是缺乏足够打动人的地方,让买了游戏的玩家大为不满。好在后来,2013 年的《仙剑奇侠传五前传》反而在剧情上成熟了很多,并且对 5 代很多设定进行了补完,获得玩家好评。负责本作主线的主编剧沈瑢瑢和负责支线对话的副编剧马文静在后续作品里都得到了重用。

《仙剑奇侠传五》的两个主角缺乏足够的性格魅力,难以让玩家产生共情

当年,我和很多老玩家一样第一时间买了游戏,通关后深感剧情水平比起 4 代下滑了实在太多,百思不得其解。只不过,当时我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是开始。

在《仙剑奇侠传五前传》扳回一局后,谁也没想到,2015 年的《仙剑奇侠传六》出现了比较大的优化问题,Bug 也太多,口碑大幅滑落。当时,有人用顶级的“四路泰坦”显卡来运行游戏,都没法稳定在 30 帧,因此诞生了著名的“泰坦陨落”梗,用来形容游戏优化实在太过糟糕。

《仙剑奇侠传六》的画面比起前作也缺乏进步

沈瑢瑢在 6 代继续担当主编剧,但这一代剧情因为步子迈得太大而引来争议。例如,故事的悬疑味道太浓,主角团的几个人都有各自的盘算,缺乏真诚的挚友感,可以说个个都“心怀鬼胎”。此外,世界观上借鉴了日本一些著名 ACG 作品,还融入了科幻要素,总体上有些莫名其妙。由于问题实在太多,《仙剑奇侠传六》口碑和销量都出现了下滑,主编剧沈瑢瑢也从北京软星离职。

多年前,制作人姚壮宪曾经承诺过,《仙剑奇侠传五》如果赚钱,会在续作里采用“虚幻”引擎制作,结果 6 代并没有采用“虚幻”引擎,不少玩家因此认为这是欺诈。2021 年,《仙剑奇侠传七》发售,与上一作间隔长达 6 年。而它终于用上了“虚幻”,画面水准比之前作有了巨大提升,尤其是天师门和仙霞派等场景的宏大和美术之优秀令人惊叹。

《仙剑奇侠传七》中的仙霞派,每一处都像壁纸

《仙剑奇侠传七》解决了 5、6 两代里的诸多问题,它顺应时代,变成了即时化的 ARPG 玩法,不再采用以前的回合制,这实际上也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探索和解谜也做得不错,一些关卡设计可圈可点,玩起来颇有乐趣。

但是,《仙剑奇侠传七》的剧情整体偏平淡,游戏的前中期缺乏精彩的剧情转折,整体剧情的格局也偏小。这一代的剧情似乎是受到近年来大行其道的大女主设定仙侠剧的影响,也采用了大女主加冷面男神的设定,只是最后呈现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这或许是因为本作的编剧马文静之前主要负责支线写作,没有太多主线写作的经验,写短小有趣的支线和驾驭长篇连贯的主线并不是一回事。

大女主月清疏和冷面男神修吾

“仙剑”系列是国产单机这些老牌 IP 里名气最大的,影响力实际上也最大,这从最近这些年涌现出的大量“仙剑”改编电视剧和手游上即可看出。可这也导致系列每次出现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5、6、7 代每次发售后出现的问题都能引发争议和论战,甚至旷日持久,长达数年。

“轩辕剑”系列最近这些年也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 2013 年的《轩辕剑陆》口碑跌到系列谷底,除了优化等技术问题令人头疼之外,因为本作编剧实在太多,剧情中有太多虎头蛇尾、交代不清的地方,转折也显得十分突兀,整体故事上比较混乱。

《轩辕剑陆》堪称国产游戏缺点大集合

后来的 6 代外传《穹之扉》虽然不再有那么多优化问题,但是和《仙剑奇侠传七》一样,剧情过于平淡 —— 不去了解也没什么损失,看过之后也没法记住,游戏销量也不怎么好。

《轩辕剑柒》倒是以一种很大的革新面貌出现,战斗和解谜探索吸取了“战神”和“黑暗之魂”系列的诸多要素,但可能是因为经费和开发周期的限制,游戏流程非常短,很多地方没法展开,比起 6 代更加虎头蛇尾,最后的口碑和销量也没法回到《轩辕剑叁》和《天之痕》的巅峰状态。

《幻想三国志 5》则是因为建模糟糕和平庸的剧情、关卡而被诟病。“天地劫”系列的精神续作《霸剑霄云录》今年 4 月上市,发售前期待度挺高,发售后因为画面和一些细节问题导致口碑不佳,一些“天地劫”系列的老玩家感到大失所望,最后销量或许也会比较低迷。

《轩辕剑柒》看起来不错,但流程实在太短了
《霸剑霄云录》推出后热度实在低得可以,甚至看不到几篇完整的游戏评测

2014 年,曾有一款名为《新剑侠传奇》的游戏上市,编剧和制作人李兰云是大名鼎鼎的“剑侠情缘”系列早年单机时代的主策划。时隔多年后推出的这款单机版“剑侠情缘”精神续作,口碑一般,销量也不行,草草收场。

难上加难

这些国产单机老牌 IP 纷纷翻车,或许还有玩家“见多识广”,不再用滤镜看待这些以前的经典系列。玩家们面对《仙剑奇侠传七》这样的新作,可能会去和很多游戏进行对比 —— 和国外 3A 大作比,和“仙剑”系列以前的作品比,也跟国产的单机新秀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和这些游戏比了之后,玩家自然会感到不满。

正如前面提到的,老牌 IP 坚持到今天并不容易,很多研发公司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没法招揽到足够多的高水平人才,游戏规模也受到很大限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死循环”下,要突破困局难上加难。

还有一点就是,老牌系列的历史包袱实在太重了,它没法像国产单机新秀那样身段灵活。《太吾绘卷》《鬼谷八荒》《大侠立志传》等游戏可以采用 2D 画面、玩法形式多变,规模也不是很大。因为它们没有前作的包袱,都是全新之作,也无需照顾老玩家的情绪,必须有更大的规模、更好的画面、更进化的玩法。

今年热议颇多的《大侠立志传》采用了 2D 像素画风,那“仙剑”可以吗?

但对“仙剑”系列而言,如果放弃 3D 大制作,变成 2D 小成本制作,是一种风险很高的行为。如果将来还有《仙剑奇侠传八》,却变成了 2D 游戏,肯定有人指责画面水平大幅倒退,毕竟 7 代的 3D 已经挺不错的了。类似的包袱让很多老品牌举步维艰,未来的发展更是乌云密布。

就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仙剑”和“轩辕剑”系列曾经的那些经典之作。但是看到新作经常翻车后,如果它们决定暂停单机续作的开发,我也能理解。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单机市场就这么大,在游戏制作成本不断提升的当下,如果投入好几千万资金却回不了本,长期如此亏下去,什么公司也吃不消。

《天之痕》当年打动了无数玩家

对 IP 持有者来说,挖掘这些老牌系列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和剧情,改编成手游、端游也许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就像《仙剑世界》正在做的那样。你可以说这是出于无奈,也可以说这是明智之举,总之,今天的市场就是这样,商业化的选择不可能只照顾单个群体的利益 —— 或许玩法和剧情上能融合单机和网游玩家的需求也是一条路呢?有的欧美大作都在赛季式运营了。

到目前为止,中手游并没有对最近网上的各种消息做出回应。所以,各种“仙剑”系列停止开发单机续作和开发团队解散的消息仍旧只是传闻。我们没法说“仙剑”系列未来绝对不会再推出单机续作了,上海软星都可以解散又重组,未来的事 —— 不管是市场环境的变化,还是 IP 的重新利用、转手等等 —— 谁又能说得准呢?

也许到那时,这些长期困扰老品牌的难题会有意想不到的解决之道?

广告声明:本文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千易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声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